Content details

By : 笑容工程师 16

如何科学培育犊牛提高成活率?

犊牛作为牛群基础,其成活率的高低对养牛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。如何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。基于此,本文将简要阐述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,主要包括母牛妊娠后期饲养管理、初生犊牛护理、犊牛哺乳期饲养管理和犊牛疾病的防治等内容,以期为提高犊牛成活率提供技术参考。

一、加强妊娠母牛后期的饲养管理

妊娠母牛后期即围产期,指母牛分娩前后一个月的阶段。该阶段不仅是母牛分娩、泌乳的重要时期,也是影响犊牛初生重、断奶重及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。因此,需要加强妊娠母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,保证母牛日粮中的蛋白质、钙、磷及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物质充足。可以供给母牛优质的干草和青草、豆科牧草及青绿饲料、青贮料等,使母牛获得足量的营养,使犊牛正常生长,较大程度地避免佝偻病、肺炎和痢疾等病的发生。

二、加强初生犊牛的护理

犊牛产后要及时将其鼻孔和口腔内的粘液清除,便于犊牛呼吸与吮乳。若犊牛吸入粘液致其假死,可提起犊牛两后肢倒出咽喉部羊水,将其鼻孔和口腔内的粘液清除再进行人工呼吸,直到犊牛自主呼吸。犊牛脐带若没有自然扯断需人工断脐,断脐后,为防止犊牛受凉,尽快将其被毛擦干。鉴于犊牛自身各器官和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对外界环境没有适应能力,极易受到病菌侵袭引发疾病而亡。因此,为确保犊牛健康,增强其抵抗力,必须让犊牛及时吃到初乳。

三、注重犊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

(一) 犊牛出生2周后使用哺乳器喂奶,旨在令乳汁能够流入真胃。采用奶桶给犊牛喂奶,通常会造成犊牛食管沟闭合不全,乳汁会溢入前胃,而犊牛前胃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善,极易引起异常发酵,严重时导致犊牛死亡。建议犊牛出生后4~5周使用奶桶喂奶,且应使用干净的毛巾及时擦除犊牛口角的乳汁,防止犊牛反舔自身脐带和***,避免脐炎与***炎的发生。

(二) 常乳可满足犊牛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,然而其Vc、铁质的含量较少且能量也不足,无法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。在饲喂常乳时还应加强补饲管理,适当添加植物性饲料。可在犊牛出生后1周,在饲槽内添加优质干草供其采食,2周后添加精料。这不仅可以加强锻炼犊牛消化器官,提高犊牛消化道对粗饲料、精饲料的适应性,而且也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,为早期断乳打下良好基础。

(三) 犊牛在采食植物性饲料时,难免有各种寄生虫进入体内。这些虫体繁殖生长至一定数量后将产生大量的菌体毒素,汲取犊牛机体的营养成分,导致犊牛机体代谢不良,影响犊牛生长发育。应定期为犊牛驱虫,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。

四、犊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

(一) 脐带炎。在剪断犊牛脐带时未做好消毒工作,以及由于产房卫生较差导致犊牛脐带发生感染。预防脐带炎要做好断脐后犊牛的护理工作,确保卫生环境良好达标,圈舍、运动场所应定期进行消毒,并避免犊牛相互吮吸脐带。对于轻度脐带炎病例,可采用抗生素及局部封闭治疗,若出现脓肿症状时需要尽快通过外科手术及时排脓,并于清除腐烂组织后清洗消毒,较后涂敷消炎药物。

(二) 下痢。引起犊牛下痢的主要病因包括初乳喂量不足、不及时,冠状病毒、轮状病毒、沙门氏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感染,球虫感染,环境温度低,奶温不定,维生素A不足等。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牛精神不振,食欲减退,高烧,排水样性粪便,呈黄白色或灰白色。预防犊牛下痢要注重保温及改善饲养管理,治疗本病时应采用药物结合补液的治疗方法,以选用抗菌素、抗毒素类药物为主。同时适当减少喂奶量,避免犊牛肠道负担过重,并加强病犊的供水。

(三) 支气管肺炎。妊娠期母牛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