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急救的正确步骤
1. 转移患者: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、通风处,同时垫高头部,解开衣裤,以利呼吸和散热。
2. 降温治疗:降温治疗是中暑急救的重要步骤,目标是尽快在1个小时之内使直肠温度降到37.8℃-38.9℃之间。降温治疗分为体外降温、体内降温还有药物降温。体外降温是常用方式,可以迅速把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处,脱去外衣、擦干皮肤,对皮肤和肌肉进行按摩,促进散热。对于没有循环虚脱患者,可以给予冰水擦浴或者把患者移到27℃-32℃水中进行泡浴。此外,还可以用冷毛巾敷头部,或冰块至于病人头部,腋窝,大腿根等处。
3.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:中暑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可以给予淡盐水或者含盐电解质饮料。
4. 物理降温:物理降温是一种有效的中暑急救方法,可以通过用湿毛巾擦拭全身,不断摩擦四肢及皮肤,或者用30%-50%酒精擦浴降温处理。
5. 观察病情变化:在急救过程中,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,包括体温、尿量、凝血功能和血气等指标的监测。
6. 及时就医:对于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患者,经现场及时救护后,均可恢复正常。但是对于重症中暑患者,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治疗。
在进行中暑急救时,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:
- 避免过度脱水:中暑后需要合理补水,但不建议大量喝凉水。因为大量出汗会伴有电解质的流失,如果此时只是大量喝凉水,会导致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,也就是俗称的“水中毒”,严重时可能引起脑水肿昏迷。
- 避免使用错误的急救方法:例如掐人中无济于事,仅仅能起到刺激疼痛的作用,与掐大腿无异,不能用来急救。尤其是对于昏迷的病人,掐人中有时甚至可能因为疼痛刺激引起误吸窒息,反而存在病情加重的潜在风险。
- 保护好患者的大脑、心脏、肺和其他器官:在搬运病人的时候,应用担架,不可以让患者自己行走,尽可能的给冰袋让病人冷敷额头、胸部和大腿,肘窝,积极物理降温。